您好!欢迎来到跨境眼
  1. 首页
  2. 干货
  3. 专访联宇老樊 | 跨境电商进入下半场:世界为厂,美国为仓

专访联宇老樊 | 跨境电商进入下半场:世界为厂,美国为仓

跨境眼观察 跨境眼观察 2025-07-15
当生产全球化,物流决定成败

2025年,联宇物流再次入选跨境眼“海外仓蓝皮书”年度合伙人,本文为跨境眼专访联宇物流副总裁樊刚的部分记录,如需建联联宇物流,请点击:https://fw.kuajingyan.com/company/774 


樊刚,是365天全球各地轮轴转的“飞人”,也是业内知名度颇高的“红人”。

2024年,跨境眼第一次采访樊总时,他刚结束美国市场的实地考察,出差期间顺路拍摄的“探访美国海外仓”系列短视频在社媒上颇受欢迎。

2025年,当我们再次走进联宇物流,樊总刚从越南回国——这一次,他正着手准备“G2A(Global to America)”战略的全面落地。

在最近这次访谈中,我们与樊总面聊了3个多小时,席间谈及跨境电商卖家货流新变化、美国物流仓储市场商机、越南产业转移的最新态势、“人海战术+创始人IP+产品品牌”的独特营销打法等等。

在动荡的时代中,一个企业的战略选择往往会决定它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命运走向。

2025年,全球贸易环境愈发波诡云谲。以下正是一个坚守产品主义的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在风浪中的搏击、生存之道。

图片

截图自“视频号跨境老樊图中的樊刚正在介绍“塞港美国洛杉矶码头。


一、当“灰犀牛”遇上“黑天鹅”,如何在供应链风险中破局增长?


跨境眼:今年是联宇成立的第15周年。年初至今,行业经历了关税波动等巨大冲击。在您的印象中,历史上是否有其他类似的重大冲击?

樊刚:今年这次确实印象深刻。再往前看,就是疫情和去年的“红海危机”了。这些突发事件都深刻地改变了跨境行业的发展进程,也加速了行业的成熟。在我看来,这几年的整体趋势是向好的,跨境物流已经从过去不被重视的“小板块”,发展成为一个备受关注、前景广阔的赛道。

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如今不仅有船东专门为跨境电商开辟专线,更有百亿、千亿市值的跨境企业和物流服务商成功上市,这说明整个跨境电商物流业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跨境眼:相比疫情、红海危机这类“黑天鹅”事件,中美贸易关系更像是一头“灰犀牛”,市场早有预期,且正面冲击十分巨大。那么,联宇是否为此提前做了准备?

樊刚:是的,我们肯定有准备。今年的关税变化来临时,我们是有底气去应对的。

早在疫情来临之前,我们就预判到中美之间未来可能发生的碰撞,以及跨境电商卖家将从“中国仓发全球”转变为“全球仓发全球”的趋势我们也随之做了一个重大的战略转圜:从“C2G(China to Global)”转向“G2A(Global to American)”。G2A战略的底层逻辑是,无论中美贸易摩擦打到什么地步、产业链如何转移,只要中美之间还有生意往来,物流就会随之发生。

跨境物流实则可以分为三截,中间最长的一段由各大航司、船司所垄断。头尾是难处,也是我们锁定的机遇。

在首端的揽收集货环节,我们紧随产业链的动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前瞻性布局。在末端的“最后一公里”,我们持续加码投资美国本土尾程资源,构建起一个从清关、拆柜到派送的尾程全链路掌控体系。


二、2025年,深耕美国,布局越南


跨境眼:您刚才提到G2A战略,为什么在众多东南亚国家中选择越南?当地产业链转移的趋势是否明显?

樊刚:我们的策略很清晰,就是要到需求最大的地方扎根。相对于其他东南亚国家,我们选择越南作为关键支点的原因主要有几个:

第一,最开始我们是跟着客户的需求走的。我们有些客户或客户的朋友把工厂建到了越南,或者在当地采购,他们有非常明确的“从越南出口至美国”的需求。

第二,越南是离中国最近、承接产业转移最多的国家。尤其是在今年关税问题发酵后,产业链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并且随着中小制造业的迁入,当地产生了很多传统物流服务商难以满足的集运拼箱新需求,而这恰恰是我们的机会所在。

第三,越南有相对成熟的管理和技术人才,足以支撑我们在当地的长远运营。


跨境眼:越南当地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如何?联宇准备如何布局?另外,请简单介绍下目前已经推出的两款“越美路线”产品。

樊刚:越南的基础设施建设大概相当于我们国家90年代的水平。它的地形南北狭长,限制了高效路网的建设,陆路交通很不发达,你在路上看到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摩托车。并且今年1月越南还出台了新交规,要求拖车司机不可连续驾驶超4小时,这直接导致了拖车资源严重短缺,运力十分紧张。

所幸,当地的河道水系相对发达,如今的越南物流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着驳船运输,通过水路来弥补陆运的不足,比如在南部,货物可以先在同奈这样的小码头上驳船,再运到像头顿这样的深水港去上远洋货轮。

目前,我们已经在越南胡志明市设立了分公司,并推出了两款头程物流产品——Z快线和V2U(Vietnam to US)。

Z快线是一款主打时效的高端产品。我们利用以星从海防到美国最快17天的船期,为有时效需求的客户(如服装大卖)提供稳定的周班船服务,并且支持“30天超时赔付”。

V2U是一款主打性价比和灵活性的普船产品。我们统配使用ONE、COSCO、OOCL等船司,覆盖海防和胡志明两大港口,能满足服装、家具等不同品类客户的成本和渠道需求,派送范围覆盖全美FBA仓和第三方地址(FBX)。

此外,2025年我们准备在越南平阳、同奈等核心工业区再布局一个2000-3000平方米的海关监管仓,专门做“越南到美国”的海运散货集拼业务。


三、IP开路,人海战术,产品为王,品牌制胜


跨境眼:今年物流市场的竞争态势如何?您的个人IP“跨境老樊”已成为行业标杆。您如何看待品牌与获客的关系?

樊刚:市场竞争压力确实很大,尤其是最近。感觉同行都在低价拿货,有点“亏本赚吆喝”的味道。在这种风气下,大家难免会急躁焦虑些。

说实话,我个人非常不喜欢打价格战。我更愿意花精力去打造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此来构建壁垒。同时,跨境物流的头部集中度在提高,我们现在的主要竞争对手都是同等规模的头部企业了。所以,最终我们也要有硬实力,比如通过自动化设备来降本增效,在成本上获得竞争力。

关于品牌和获客,我们的逻辑很简单,就是采用“人海战术+流量IP+产品实力”的强关联打法。

首先,我们的营销团队有200多人,这是我们的“人海战术”的基础;其次,联宇有“跨境老樊”这个IP,这是我们营销体系的“核武器”,我们从不通过它直接去谈销售,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利他”和“建立信任”;最后,产品和服务联通一切。我的IP负责建立流量和信任,业务团队负责转化,产品和服务负责交付和留存,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跨境眼:最后,您提到今年会推动企业品牌与个人IP的进一步融合,并鼓励团队内部培养更多的KOL。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樊刚:我认为他们不能完全学我。我已经到了需要“破圈”的阶段,让更多圈外的人了解联宇。

身处一线的业务同事更需要聚焦和务实,不要做“营销号”,要做“产品号”。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Slogan和标签,去聚焦一个你最擅长的细分场景。

比如,你可以是“FBA快线专家”,或者是“中大件一件代发顾问”。我们产品端会持续输出各种解决方案和成功案例,作为内容“弹药”提供给他们,他们要做的,就是用这些专业内容去解决客户的真实痛点,与客户产生深度连接。

最终,我们希望联宇的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客户信赖的专业顾问,而不仅仅是一个报价和谈判的销售。能立得住的人才,才是我们联宇最坚实的“护城河”。


完整版专访记录发布在《进击的跨境人》第14期“2025海外仓蓝皮书”(点击可跳转)


声明:网站文章来自于跨境眼团队编写发表或转载自其它媒体,未经许可,谢绝以任何形式转载,若有版权等任何疑问,
请联系:service@kuajingyan.com。
本文被以下专题收录:
登录后参与评论
加入圈子
热门课程 更多好课
近期活动 全部活动
客服
  • 商务合作
  • 读者社群
  • 报告咨询
  • 找仓租仓
  • 跨境入门
请注明:企业-称呼-咨询需求
软件
  • 多平台ERP
  • 海外仓业务
  • 物流与货代
  • 亚马逊广告
  • 服务商业务
请注明:姓名-身份
(卖家/服务商)
电话
1802766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