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平台近日一则公告在跨境圈掀起波澜:自2025年9月30日起,亚马逊将正式停用卖家后台的“买家评论”功能。这一曾被视为处理亚马逊评论、特别是差评的关键工具,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取而代之的新功能“买家之声”虽位于“绩效”模块下,但目前仅将商品满意度划分为极好、良好、一般、不合格、极差五个等级,提供宏观的数据分析,却不再保留直接联系留下3星及以下评价买家的沟通渠道。这一变动引发了广大卖家的普遍担忧,若最终无法迁移核心的联系功能,处理差评的难度将大幅增加,客户服务的效率可能面临严峻挑战。
对许多依赖亚马逊生存的卖家而言,“买家评论”功能的价值无可替代。它不仅让卖家能清晰看到买家针对产品具体特性、使用体验留下的文字反馈,这些细节是改进产品、优化描述的宝贵依据,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关键的沟通窗口:当买家留下中差评(3星及以下)时,卖家可在评论保留的90天内,通过此功能私密联系买家,尝试协商解决方案,如部分退款、换货或解释澄清。这种方式挽回了无数因误会或小问题导致的差评,保护了链接的评分权重和转化率。
相比之下,新推的“买家之声”功能目前仅呈现客户体验(CX)、负面客户体验(NCX)等聚合数据。卖家只能看到一个笼统的满意度评级,却无从得知买家具体不满意什么、哪个产品环节出了问题、是发货慢了还是产品本身缺陷。没有了直接沟通的桥梁,卖家如同失去了对症下药的能力。这意味着,9月30日之后,针对差评,卖家可能只剩下被动接受或申诉删除这两种成本更高、成功率更低的选项。而一旦大量差评无法及时有效处理,产品评分下滑、流量减少、销量下降几乎是必然结果,退货率也可能随之攀升。
可以预见,如果沟通渠道最终消失,卖家为获取详细反馈信息,不得不转向第三方工具或服务,这无疑将增加额外的运营成本。无论从客户服务质量维护,还是从成本控制角度考量,此次调整都给卖家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在此过渡期内,卖家亟需提前应对:一方面,对9月底前出现的差评需抓紧时间沟通处理;另一方面,更要从策略上将风控前置,更加重视售前产品说明准确性、履约时效透明性、客服响应及时性,尽可能减少引发差评的可能性,并升级客诉响应机制以适应平台规则的变化。
一套深度整合亚马逊运营数据的专业亚马逊ERP系统能成为卖家化解新挑战的得力工具。易仓ERP针对此次亚马逊评论规则带来的痛点,提供了切实的辅助能力。
易仓ERP的ChatGPT评论分析模块能自动抓取多个ASIN产品的评论数据,快速提炼优缺点和退货原因,帮助卖家优化产品质量。易仓ERP的Feedback管理功能则简化了中差评处理流程,卖家可在一个页面监控多个店铺的动态,手动发送邮件沟通买家,维护店铺评分。全球销售罗盘以可视化图表呈现销售趋势和订单量变化,让卖家直观优化业绩策略。
面对亚马逊评论功能的取消,卖家需未雨绸缪,不仅关注平台更新,更要强化自身运营体系。及时利用易仓ERP分析数据、优化服务,才能在新规则下赢得买家信任,推动销量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