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一轮亚马逊扫号行动席卷而来,大批卖家店铺因违反《商业解决方案协议》第3条被封禁,商品下架、资金冻结。此次扫号主要针对高风险账户,涉及虚假注册信息、地址关联、客户投诉处理不当等问题。
尤其在欧洲站,“mufus关联”成为新雷区。多个账号使用相同第三方地址,如海外仓、退货地址等,可能触发封号。英国NCA近期查封1.15万家空壳公司的行动,更促使亚马逊加强合规审查,要求卖家通过视频验证账户真实性。面对这场亚马逊扫号风暴,卖家需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御。
当前亚马逊扫号主要集中在三类违规:一是身份真实性存疑,如营业执照变更未更新、使用他人住宅地址作为退货地址;二是运营合规性不足,包括客户投诉超阈值、侵权销售、操控评论等;三是关联风险,同一品牌多店铺销售易遭恶意举报。有卖家反映,仅因同行举报销售假货,店铺便被永久停用,库存冻结。更棘手的是,亚马逊风控部门不透露具体违规细节,卖家申诉时往往无从下手。
预防胜于补救。首先,确保注册信息真实一致,避免使用高风险代理地址。欧洲站卖家需特别注意:VAT税务地址、退货地址与营业执照需逻辑自洽。其次,建立投诉快速响应机制,将差评率控制在1%以下,纠纷处理时效压缩至24小时内。再者,多店铺运营时,各账户需彻底隔离,独立IP、支付账号、品牌授权文件缺一不可。对于视频验证,提前准备法人身份证、公司营业执照、近三个月发票等材料,确保一次通过。
一套适配亚马逊规则的跨境电商ERP系统,可以帮助卖家建立合规的运营管理。易仓ERP的RMA管理功能集中处理亚马逊等60+平台的退货订单,自动统计ASIN维度退货率,快速定位问题商品。ChatGPT评论分析工具抓取竞品300条最新评价,识别产品质量缺陷与用户痛点,针对性优化产品描述。退货分析模块按SKU、站点分类统计退货原因,辅助制定改进方案。
这些易仓ERP功能共同解决两大痛点:一是通过数据监控提前发现合规风险,如某SKU退货率突然飙升可能引发投诉;二是标准化售后流程,确保每笔纠纷处理留痕,应对平台审查。
具体而言,易仓ERP可以将合规管理融入卖家的日常运营中。RMA管理自动记录退换货处理流程,留存证据链应对投诉;评论分析识别问题产品。
亚马逊扫号常态化已成趋势。卖家需建立三层防御体系:基础层确保注册信息真实可验证,运营层严控投诉率和侵权风险,数据层借力易仓ERP实现合规可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