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如何规避关税、汇率和金融风险?
如何提前备货及保障利润?
如何海外设厂让“中企”变“欧企”?
拉美和东南亚还有哪些机会?
海外如何设置多主体架构及部署团队?
还有实战案例,分享大卖们的“避险经”。
关于本期,以下4大亮点抢先看:
一、关键时点:特朗普就职演讲、百日新政及2025年二季度
关税政策落地前通常需要半年以上的周期来进行调查研究和谈判磋商,分析认为,中国出口行业最早面临关税挑战的时点或在明年二季度。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实施程序和援引法律依据的不同,关税政策落地所需的时长不同。不同类型关税政策落地所需时长如下图所示。

二、产能转移:海外设厂与建仓,让“中企”变“欧企”
“东边不亮西边亮”,随着美国政局风云变化,不确定性骤增,欧洲电商市场6900亿美元的庞大规模及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再次吸引了全球跨境电商卖家的目光。
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时刻关注欧洲关税政策的新动向。而中小卖家如果要进入欧洲市场,通常面临以下挑战:
三、RCEP商机:开启0关税时代,中美热区外掘金
关于关税减免承诺,我国进出口商品适用的是“国别减让”规则,不同RCEP缔约方给予中国进出口商品的关税承诺不同。若一切顺利,2032年RCEP自贸区内的跨境贸易将基本实现“0关税”的理想。
下图展示了RCEP缔约方对中方出口商品做出的关税承诺。
下图展示了2024年前10个月,中国跨境电商主流市场的进出口表现。
四、兵分多路:跨境电商海外团队的部署法则
要说“中国市场全球最卷”,几乎毫无争议,“卷王”肯定离不开人才,中国企业出海人才必须跟上,那么,如何进行海外招聘?如何在海外打造强有力的组织?
跨国团队需要统一意识和目标,同时人员的能力要可衡量,从而确保既有组织和员工在开展新市场、新平台或新品类业务时的精力和能力能够聚焦和有效。
现行组织形式和团队构成无法支撑企业持续发展要求,是当前跨境电商组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优化生产关系进一步释放生产力,是实现业务与组织适配、持续向好的必要途径。
*本文由跨境眼研究院原创出品,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更多互动欢迎添加小编微信kjygc2020。
获取《进击的跨境人》第十一期
“2025·避险”

(数字版阅读体验持续优化中,有问题可随时联系客服小可:kjygc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