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C品牌出海赛道现在的企业数量也是越来越多,这也跟国内供应链的优势有关。目前DTC品牌出海主要集中在服装、美容美妆、家居家具、家电、3C电子等国内供应链强势类目。其中,服装类目最为火热,共有20家品牌,算上箱包、配饰等快时尚类目,则达到29家 。美容美妆7家,还有12家为家居家具及家电类目。
从融资角度看,2021年以来,多个出海DTC品牌项目获得了资本持续加码。Cider、Outer、HappieWatch、UNOMI、Nothing等多个项目均获两轮融资,PatPat及 Moody更是在一年内揽获三轮融资,且融资金额均为亿元级。
无疑,服装快时尚类目成了跨境卖家及资本最为关注的赛道。一是因为快时尚出海的天花板足够高,且目前仅跑出一个SHEIN,留给腰部、腿部企业的成长空间还很大。二是,越是“红海”的品类,说明国内供应链越强,也就越值得用DTC的方式再做一遍。
同理的还有美容美妆、家居家具、家电、3C电子等类目。基于强大的供应链优势,DTC品牌们可以从细分人群、垂直场景、专用性等方面切入产品,打造品牌。如专注大码女装的BloomChic、针对cosplay场景的xcoser,面向Z世代的潮牌TAKA Original、主打真丝材质的Lilysilk、工业焊机品牌YesWelder等。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成熟的团队、先进的算法技术、资本等加持下,或会有一批新的品牌快速成长起来。
如Cider,在产品供应链方面,Cider吸取了“前辈”SHEIN的经验,并有所改进。与工厂深度绑定,采取“时尚买手+算法”的策略选品,买手针对“Y2K”女性的目标人群,选定复古、科技、金属感等风格方向,并基于算法归纳总结其中的爆款元素,设计团队再将这些爆款元素融入到产品中。但在销售端Cider采用了现在国内电商流行的预售玩法,根据预售销量决定生产数量,不仅迎合了可持续环保的理念,还能在最大程度上做到零库存和控制成本。
不可否认,服装、美容美妆、家具家居等几大赛道稍显拥挤,其中也不乏一些基于新流量、新人群、新场景的DTC品牌的身影。如家居类目,睡眠科技、助眠类新兴产品出现;随着全球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主打个人护理、健康及运动健身的品牌开始出现;随着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新势力群体,瞄准该群体的新品牌诸如newme、TAKA Original等也会一涌而出。
现在DTC品牌出海赛道的企业身影也是越来越多,当然这条路也并不容易,像是品牌定位、产品、供应链等方面都是缺一不可的,一定需要全面看看自己是否适合,再去选择是否要走这条路。
以上行业首本连载期刊《进击的跨境人》的DTC品牌案例的调研解读。更多DTC品牌企业详细案例,马上订阅:http://kjy.ink/erqi
*本文由 跨境眼观察 原创出品,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