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亚马逊印度站、日本站和欧洲站已经率先开放Prime Day大促秒杀申请。按照以往规律,作为亚马逊Prime Day“主战场”的美国站也可能在近期开放报名,不少中国卖家也已经开始往美国发货、备货。
近期,Jungle Scout针对1006名美国消费者进行匿名调查,包括Prime年龄层、购买喜好和消费模式等。跨境眼观察通过这一数据,解析亚马逊Prime消费者三大特征、购物首要考虑因素和购物平台等,为中国卖家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备战2020 Prime Day提供行动指南。
Prime消费者的三大特征
1、亚马逊Prime会员:年轻化
据Statista调查显示,截至 2019 年 12 月, 全球有超过1.5亿的亚马逊Prime会员,仅在美国就有1.12亿。同时,在美国所有消费者中有58%订阅了Prime ,消费群体数量庞大且分布广泛。
❒ 64%的受访者是亚马逊Prime会员
如图所示,在18至35岁的美国消费者中,每三分之二都有Amazon Prime会员。其中,18-24岁的受访者中有64%的人是亚马逊Prime会员,25-34岁之间则有68%的人是Prime会员,这些数据反映出,当前亚马逊Prime会员普遍偏向年轻化。
对卖家来说,选品也需要更加契合消费者的年龄层,关注当下流行,才能有针对性地获取消费者。
2、Prime会员购物时最关注:评论、价格
❒ 83%的Prime会员购物最注重评论
在调查中,83% Prime 会员表示,在查找产品时首要考虑因素是评论 ,而80%的会员表示会关注价格,看产品首先找到最低价格。
❒ 70%的非会员购物首先考虑价格
非Prime会员的情况则正好相反。在寻找产品时,70%的非会员首先考虑价格,67%的非会员则首先考虑评论,优先选择评论最好的产品。
总的来说,评论、价格是大部分消费者在购物时最为关注的两大因素。针对这种情况,亚马逊卖家需要时刻关注到客户的投诉和反馈,进行协商删评和维护,确保产品评论区不要过于“惨烈”。
3、Prime消费者网购时关注什么?
❒ Prime会员更关注货物时效
在调查中,49%的Prime会员表示在网上购物是希望能够尽快发货、收到货物;45%的Prime会员表示是在网上有更多的产品选项;49%的Prime会员则表示是无须出门的原因。
对于亚马逊卖家来说,Prime会员会更加关注货物的发货速度和时效问题,特别是在物流时效严重滞后的当下,卖家需要思考如何提前备货,以及确保在亚马逊Prime Day期间的物流时效,减少消费者的差评评论。
❒ 非Prime会员喜欢查看其他消费者的评论
如图,43%的非Prime会员表示在网上购物是可以避免进入公共空间,可能是受疫情影响而引发的卫生担忧;39%的消费者表示是在网上可以查看其他客户的评论,能够更好地挑选;43%的Prime会员则表示不必离开家是网购吸引自己的原因之一。
由图可见,非亚马逊Prime会员对亚马逊的黏性较弱,如何留住这一部分客户也成为卖家增加销售的重点。39%的消费者网购是出于可以看评论的原因,根据评论来挑选产品,那么卖家就需要在产品质量、价格、物流时效和评价等方面下功夫,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亚马逊受欢迎程度远超沃尔玛、eBay ❒大多数消费者会在亚马逊购物
在新冠疫情期间,大量线下消费被迫转移到线上,大多数消费者表示可以在亚马逊买到在线下暂时无法购买到的产品。如图,有86%的Prime会员经常在亚马逊购物,59%的非Prime会员也在亚马逊购物。
不管是不是Prime会员,亚马逊已经成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电商平台。据Jungle Scout数据显示,在疫情爆发前和爆发期间,Amazon Prime会员最常在这三个电商平台购物:
亚马逊:89%的Prime会员在亚马逊平台上购物,疫情前是92%,疫情期间为86%。
沃尔玛:52%的Prime会员在沃尔玛平台上购物,疫情前是58%,疫情期间为46%。
eBay:39%的Prime会员在eBay平台上购物,疫情前是46%,疫情期间为31%。
亚马逊平台受欢迎程度遥遥领先于沃尔玛、eBy等平台,即便在疫情期间有所下降,但仍位居榜首,同时也是非Prime会员的首选电商平台,流量庞大。
对于亚马逊卖家来说,亚马逊是流量最多且最主要的电商平台,值得布局,但同时也需要考虑扩展其他电商平台,分散风险以求生存。
面对即将到来的2020年亚马逊Prime Day,有60%的Prime会员表示已经计划在当天购物,购物意向强烈且肯定。中国的亚马逊卖家可以根据亚马逊站点的Prime Day促销安排时间,提前进行备货、上架和发货准备。
*本文由 跨境眼观察 原创出品,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加入跨境观察交流群,获取行业数据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