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税冲击Temu全托管,亚马逊销量大涨
自2025年5月2日特朗普政府取消最低免税限额并大幅提高关税以来,依赖低价直邮的跨境电商平台首当其冲。Temu为应对政策调整,宣布全面停止从中国直发美国商品,转向本土仓发货模式。这一调整导致其全托管商品大规模下架,大量流量转向亚马逊、eBay等平台。
1. Temu全托管停摆,跨境订单流向传统平台
Temu的“无进口费用”标签背后,是直发模式的终结。美国消费者页面仅展示本土仓商品,全托管卖家被迫退出,释放的流量被亚马逊等平台承接。多位亚马逊卖家反馈,5月以来店铺单量显著上涨,部分卖家提价后销量仍稳中有升。
行业分析认为,全托管商品涨价削弱价格优势,亚马逊凭借成熟的物流体系和用户信任,成为流量迁移的最大受益者。
2. 跨境卖家销量回暖,刚需品类逆势突围
尽管关税政策引发行业震荡,但不少跨境卖家销量不降反增。五一假期后,生活刚需品、高客单价商品订单量翻倍,海外仓有货的卖家更是“直接起飞”。
业内人士指出,全托管模式受限后,亚马逊、eBay等平台通过成熟的供应链和本地化运营,承接了消费者的转移需求,而具备多平台布局能力的卖家则通过跨境电商ERP实现订单高效管理,进一步放大流量红利。
二、跨境卖家逆袭背后的底层逻辑
1. 全托管流量释放,平台竞争格局重塑
Temu全托管模式退出后,其广告预算向欧洲、东南亚市场倾斜,带动当地卖家销量回升。与此同时,亚马逊凭借全球仓配网络和品牌信任度,成为美国市场的最大赢家。
数据显示,中国卖家在亚马逊头部卖家中占比超50%,供应链成本优势使其在关税压力下仍保持定价灵活性。
2. 中国卖家的“抗压密码”:供应链与数字化能力
亚马逊CEO安迪·贾西(Andy Jassy)指出,中国卖家的优势源于“工厂-平台-消费者”的短链路模式。关税政策下,美国本土中间商成本飙升,而中国卖家通过跨境电商ERP直接管理库存、优化物流,进一步压缩中间环节成本。这种“数字化直连”能力,成为跨境订单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三、跨境电商ERP:多平台卖家的破局利器
针对Temu全托管退场与亚马逊销量大涨的格局变动,易仓ERP通过四大模块实现多平台一体化管控:
1. 全球销售罗盘:数据驱动决策
- 多维度可视化看板:支持监控销售额、销量、订单量趋势,支持按平台、店铺、国家维度分析数据,自动计算同比、环比增长率,帮助卖家快速定位增长点与风险。
- 智能预警与决策辅助:结合易仓ERP的库存罗盘功能,自动预警库存不足或滞销商品,为备货计划提供数据支持。
2. 销量分析:精细化运营支撑
- 多平台数据聚合:易仓ERP支持同时筛选亚马逊、eBay、Temu等60+平台的店铺数据,按日/周/月查看销量、销售额排名,快速识别爆款与滞销品。
- 动态数据更新:每10-15分钟同步一次平台销售报告,确保数据时效性。卖家可导出报表,对比不同站点、账号的销售表现,制定差异化运营策略。
3. 订单规则管理:效率与成本双优化
- 自动分仓与物流比价:易仓ERP可根据订单重量、目的地、物流属性等条件,自动匹配1700+物流和海外仓渠道,计算最优发货方案。
- 智能审核与风控:设置买家黑名单、偏远地区拦截、负利润订单拦截等规则,减少人工审核误差。系统支持自动标记发货,避免物流信息延迟导致的平台处罚。
4. 全链路协同能力
- 库存一盘货管理:统一监控亚马逊FBA仓、第三方海外仓、自营仓库存,缺货时自动触发采购建议。
- 业财一体化:订单数据自动同步至财务系统,按产品、店铺维度核算毛利润,支持导入广告费、退货成本,实现净利润精准计算。
关税政策加剧了跨境行业的不确定性,但也推动流量向合规化、高效化平台集中。亚马逊销量大涨印证了“多平台布局+数字化工具”组合拳的价值。通过跨境电商ERP(易仓ERP),卖家可打通订单、物流、库存、财务的全链路管理,在政策变动中快速调整策略,将流量红利转化为持续增长动力。未来,具备数据洞察力与供应链弹性的卖家,将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占据先机。